美术家学术网

热门关键词: 书画
真正的书法家还需要涂脂抹粉吗
来源:本站 作者:admin 人气:636 发布时间:2017-05-02
宋代文士林逋,即以梅妻鹤子相往还的林和靖,气节超拔,不阿世所好。他在《省心录》里说:古人修身以避名,今人饰己以要誉。当今书坛求名位与名气者,越来越多,追名而获利本不足怪。司马迁有句名言,他说: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有名之

宋代文士林逋,即以“梅妻鹤子”相往还的林和靖,气节超拔,不阿世所好。他在《省心录》里说:“古人修身以避名,今人饰己以要誉。”当今书坛求名位与名气者,越来越多,追名而获利本不足怪。司马迁有句名言,他说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有名之后,利随之而来。但腐化名位,不能避而不谈。如果提到书坛某个位高权重,或者名气极大的人,似乎会有相当多的人会对之顶礼膜拜。甚至言必称某某为大家或大师,但是,当崇拜的热度降温之后,也会扪心自问,是钦佩此人的名气,还是服膺他的才学。恐怕更多的人会对前者折服得五体投地,再去说服别人也一同去对之仰止。

时下讯息发达,以至于泛滥,这种扰乱视听的负面效应,严重影响传统文人式的读书生活。而有些读书人的视线,会被电子传媒所吸引,微信即是其一。前不久,有人建了个微信群。有个当地知名的书法家也在其内,他不失时机地,在群里发一些关于自己参加某人书法活动的消息和图片,这种现象引起了一些书友的争议。有人讲,微信群就是自我宣传的平台和可利用资源,不用白不用。反对者说,大肆宣传自己,自我膨胀,扰乱视听。对这种急于求名的人,应该敬而远之。孔子当年曾发浩叹说,未见重德甚于重色者。时至今日,亦未见重德甚于重名者。其实,名位与名气是衡量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处位置高下的标签,在某种程度来讲,这个标签对个人的立身处世举足轻重。

然而,倘若名气与实际相符,达到名副其实,其所获的名位是应得的一席之地,否则名过其实,尸位素餐,常常为知者所诟病。争名逐利一旦恶性循环,将导致所谓的文人相轻,互相排挤倾轧。过去文人礼让自谦是一种美德,故而,“芳林新叶催陈叶,流水前波让后波”。于今变成了这句话:“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被拍在沙滩上”。调侃的话语里,寄寓了极大的讽刺,旁视当下名人不可谓不多,有了成就,当然要开始树碑立传,自撰年谱或自传,对已经罗列的诸多标签,再愈演愈烈,详加注解。司空见惯的名片上,大都印着“国家一级美术师”,而少有印三级者。仅在名字后附上教授,尚且不够,再附上博士导的。或有些小名气,印制作品集,搞展览和访谈大肆宣传。浮夸之风,以至于此。

经常听人讲起某某书法家,已经自我标榜成了大师,可过不多久,又有无数个大师帽子满天飞。虽然,名气和名位可以让人及时行乐,同时带来令人艳羡的荣华富贵,但细思之,这终究会成为过眼烟云。以投机或巧取获得的名位,往往经不起历史的考验,名位不可能永远被他们占有,享受荣利也不会没有穷尽。反而会助长狂妄、骄奢淫逸之风,使人在自大中不断膨胀。名位一朝失去,他们将成为人所不齿的沽名钓誉的小人。

真正的艺术家,是无须诸多外在的标签,也大可不必请理论家来涂脂抹粉的。古往今来的真名士,他们注重的是名节和操守,视之比生命还重要。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。世间万物都有定数,有常与无常互相转化。可见,君子重名节,小人重名位,是千古不移的一句箴言。

Copyright © 美术家学术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