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艺术家擅长把油彩和乡土浑然融合,但王沂东在其中显然独一无二。他充沛的情感从哪里来?细腻的表达从哪里来?他走在灵魂与形体、梦幻与写实的边界,为何永远那么自如、稳妥、笃定?红棉袄暖化了冰雪,铜灯台刺透了夜空,这个从沂蒙山走出的、因最乡土而最现代的画家,把记忆中所有的美都聚拢一处细细品咂,营造出一片净土。离开山东30多年,作品中的故乡情怀却愈加丰富,王沂东说,人最珍视的是感情,这次来济南,愿仅作一场谈心、是向家乡父老和老师的一次汇报。 并不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 1966年,王沂东11岁,有一种不怕雨淋、不怕日晒的毛主席画像引起了他的兴趣,他回家跟父亲说:“我也想画这个。” 在此后几十年里,王沂东一边体验着油画创作的辛苦,一边享受着油画创作的甜蜜。“我觉得画人物非常不容易,人看人太较劲了,差一点儿都不行。人是有情绪、有思想的,内在流露是最不好表现的东西。还有的说法是,太像了就媚了,像与不像之间最高级。这个必须具体事情具体分析,比如漫画,主要讲究传神,和写实油画不是一种创作和欣赏模式。”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贝利尼有一幅画题为《哀悼基督》,作品下方的小铜匾上刻着这样一句话:“每一次这浮肿的眼睛发出呻吟,那可能是贝利尼的作品在哭泣。”这种强大的视觉说服力,大概正是王沂东所要追求的。
王沂东强调写实油画家基本功的重要性。他十分感谢在山东艺术学校时李振才老师的严格训练,虽然当时有点接受不了。除了扎实的造型基础,学画还需要“五谷杂粮”——可以借鉴中国画、年画、雕塑等艺术里面的东西,来帮助理解造型。王沂东上中央美院的时候,雕塑家钱绍武对人体的解构令他叹服,他开始明白,画画并不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。 “格调”是画家一辈子要解决的问题。从中世纪绘画到文艺复兴,大画家、大雕塑家的个人魅力逐渐显现,米开朗基罗、达芬奇之所以伟大,就是他们在审美上建立了自己的一套,达到了审美上的一个高度,树起了一个标杆。 成为有作为的画家,需要很多主客观条件,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从学校到社会、从学生到艺术家的转换,很多画家就在这里停步了。有一次中央美院搬家,王沂东看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校作业,许多好作品令人震惊,但那些人名似乎从此再没有出现过。思想、灵魂与创作的关系十分密切,不是仅有基本功就可以成为画家的。写实绘画貌似写实,但里面是有“剧本”、有套路的。 现在特别讲究绘画性,就是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为最高标准,油画人物创作,必须以人物为中心,有主次,有结构,有节奏。可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个问题,工夫用在配角上,画得很累,看的人也累。
王沂东有个研究课题叫“美国当代艺术”,但他很不喜欢美国当代的艺术馆和画廊,很强势,很诱惑,但很难打动人。艺术一定不能离开观众的互动,因为绘画最终还是要服从于视觉。1988年,王沂东离开美国,开始回头去揣摩本民族的精神需求,慢慢走上了现如今这条道路。 绘画不是股票 从14世纪凡·爱克兄弟开始用亚麻油调和颜色画在亚麻布上,几百年来,几乎找不到更好的组合来替代。细腻、精美、着色好、耐腐蚀,尤其在人物画的表现上,可以达到登峰造极的写实效果。早期欧洲油画大多表现宗教题材,后来很多油画家为皇家、贵族服务,慢慢的,艺术家作画的目的从服务他人发展为表达自我。最典型的是伦勃朗,坚持人物群像的主次关系,他说我画的是一种精神,不是给你们画牌位。19世纪,画家逐渐有了独立的作品——任何人都不能指手画脚,作品完成后都放到一处,随便你们喜欢哪幅,不要来跟我说这个地方不好那个地方要改!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展览模式。从服务他人到画家自己说了算,从取悦社会到精神表达,这个过程是多么不容易,即便现在,为谁画的矛盾依然十分明显,画家依然面临各种引诱和挑战。王沂东说,绝对不能为市场画画,那样就会被市场驱使。用真情实感创作,肯定有人与你共鸣。绘画和股票不一样,只要喜欢,心灵上就有满足感,不会后悔,如果当作投资就很危险,容易赔了。 我要的美是真实的 “我一点都不高雅,就是特别喜欢漂亮的女孩——喜欢好看的东西,这个是真实的。好看,对我就有刺激,我就想画,但不是说漂亮的我都画,我只寻求我需要的那种美,希望这个形象能帮助我。”
王沂东自认为不善言辞,喜欢更多地用作品说话。他的画面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,淳朴的民族风经过提炼,产生了炫目的光华。他喜欢描绘等待、思念与遥望,平静的表象下是默默的坚守。大红棉袄、大花被子、岁月静好、雪落无声,这样的题材,王沂东百画不厌。画家需要独特的画面语言,一旦确立,就会结束之前漫无目的的散射和试探状态,能量更加集中,爆发力和表现力必然是惊人的。 王沂东的画里有剧本、有故事。所有的道具都是语言符号,剪纸、灯台、酒壶、大葱……自然而然地把年代、地域、季节、心境交代得一清二楚。 传统中透着现代,现代中又怀念传统,王沂东画了不少《远方的来信》之类的作品,“为什么要画这个呢,也是源于自己的感受。现在想收到手写的信几乎不太可能了,但过去的时候,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多依赖书信。从拿到信、知道是谁写的,然后打开信,还没看到字就已经很兴奋了……我很怀念写信的时代。”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向往更原始的、慢节奏的生存状态,其实写实油画的精雕细琢、层层品味,也是一种对时间和空间的有意延展,让生命这壶茶的香气更加悠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