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绘画史中,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,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,精微的笔墨技巧,高雅的格调品味,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,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。小品画虽小,却能小中见大,咫尺之间,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意趣,艺术表现力丝毫不亚于大幅绘画。它的兴盛,与宋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关,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今天,宋代小品画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,其“朴素淡雅”的美学特征,“格物致知”的求真态度,亦对当下创作人文精神的回归有重要的启示。 宋代折枝花鸟画 ■学术主持/撰文:刘建轩 “折枝花”是宋代花鸟小品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,它既是一种绘画题材也是一种构图方式。“折枝”一词始见于唐代朱景玄的《唐朝名画录》中:“边鸾,京兆人也。少攻丹青,最长于花鸟,折枝草木之妙,未之有也。”折枝花一开始应该是作为一种绘画题材出现的,正如唐代诗人吴融在《壁画折竹杂言》中所写:“不是从来无本根,画工取势教摧折。”其后折枝花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取景构图的方式,更不会拘泥于一定要把花枝折断的部分描绘进画面。当然折枝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样式,它也能有许多的变化,在此笔者选择了四幅不同特点的折枝花作品分别加以赏析,以期读者能对宋代折枝花鸟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。 01
宋 马远 倚云仙杏图 绢本设色25.8×27.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《倚云仙杏图》,绢本设色,纵25.8厘米,横27.3厘米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本画署款“臣马远画”,并有杨皇后所题写的诗句:“迎风呈巧媚,浥露逞红妍。”马远,南宋宫廷画家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历任光宗、宁宗两朝画院待诏。马远生于绘画世家,幼承家学,诸体皆善,山水尤精,构图多取边角之景,故有“马一角”之称。马远的绘画风格对南宋绘画影响巨大,后世将他与李唐、刘松年、夏圭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。《倚云仙杏图》中描绘了一枝白色杏花,其姿蜿蜒曲折,这种夸张的枝干形态是马远所特有的造型偏好。细瘦的花枝在空旷的画面容易显得羸弱,因此作者在用笔上刻意增加了顿挫以表现枝干苍劲的质感。杏花的设色十分考究,此处绢本可以两面作画的特点在马远笔下发挥得恰到好处。绢背的白色零星透到正面,让花瓣既具有一定厚度,又显得非常通透,由此可见马远设色画法之高妙。 02
宋 佚名 牡丹图 绢本设色24.8×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《牡丹图》,绢本设色, 纵24.8厘米, 横22厘米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本画无款,从其风格判断应属南宋早期画院作品。画中独绘牡丹一朵与真花等大,犹如特写镜头般的构图使得画面颇具视觉张力。画家对牡丹质感的描绘极为真实,略带一点厚度,绒布似的触感,尽显其笔下。虚实的表现更是精妙,花芯是视觉的焦点,其它部分则逐渐虚化,这样的处理让只有一朵花的画面看上去同样层次分明。牡丹绚丽华贵的花姿深受历代皇室所喜爱,其中尤以唐宋为最,宫廷画师更常以此为题作画。但非常可惜的是唐宋时期流传至今的牡丹画十分稀少,此幅《牡丹图》便是其中之一。 03
(传)李大忠 秋葵图 绢本设色25×2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《秋葵图》,绢本设色,纵25厘米,横28厘米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院。本画署有名款,为李大忠所作,“李大忠画”四字题于画中左下方空白处。李大忠生平现已难考证,其画属南宋院体风格,因此可以推测他应该是画院中人。宋代画院画家很少会在画上题字,即使是落名款一般也会隐题于画中,所以他们的作品中题字并不像后世那样有补充画面的目的。本画中的题款也是如此,作者将名款写于画上并没有增加画面的美观,其作用仅在于说明该画是他所作。此图描绘了一支盛开的秋葵花,画面中秋葵花从画面的左下方长出,是经典的对角线构图。这支秋葵花开两朵,另有三个花苞,它们各自朝向一个面从而令画面有了空间感。古人在花卉的写生过程中如何取舍对象组织画面,正是通过这种对物体朝向的表现来达到的。 04
杨皇后 垂柳飞絮图 绢本设色25.8×26.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《垂柳飞絮图》,绢本设色,纵25.8厘米,横26.4厘米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本画因有杨皇后题字,一般认为此画亦出自其手。杨皇后为宋宁宗之妻,善书画,喜于画院画师作品上题字,此类画作至今流传颇多。此画描绘了杨柳出絮时的情状,以如此近距离的视角表现柳树在历代画作中都属罕见。从画法上来看,作者用笔纯熟细腻,设色典雅清丽,是典型的南宋院体画作。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此画在构图上充分展现了西方绘画中所谓的“黄金分割”构图规律,让简单的物象有了某种内在的韵律。清乾隆皇帝曾题赞此画:“庆元有杨后,可是出西关。画自女中佼,书将帝与齐。风枝如向日,雪絮不沾泥。设较谢家句,一筹当让亏。” |